2020年10月30日14:30,昆明華文學校組織教職工集體觀看《平凡女性的不平凡-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報告會》,大家對張桂梅老師扎根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崇高事業的感人故事,紛紛撰寫感想,表達對張桂梅老師的崇敬與愛戴:
陳娜副校長說:張桂梅老師,一個柔弱且身患重疾的平凡女性,40年來扎根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挺起了最堅實的脊梁,鑄就了不平凡的教育偉績。她帶領著學校黨員教師們,懷揣著要讓大山里的女孩有書讀,要把女高的女生送進大學的初心,秉承著不放棄一個學生的使命,克服萬難,奔走呼吁,讓一個個大山里的女孩看到了希望。張桂梅老師的思想精神高度是我無法企及的,我也是一名黨員教師,對于我來說,一要講奉獻,要立足本職崗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好工作任務,愛崗敬業,勤奮工作,把維護和實踐廣大教職員工和海外華裔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深入一線、深入課堂、深入班級,傾聽老師學生的意見,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忙他們之所需,同師生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其次,要有作為,有擔當。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中國人對這句話都不覺陌生,可以說這種擔當的精神已經滲透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魯迅曾經在他的雜文中講到,中國的自信力應該來自于“中國的脊梁”。那么誰是中國的脊梁?就是那些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的人們。這些人構成了中國的脊梁。正是因為有這些人,中華文明才能夠綿延不絕、生生不息。而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就是要進一步務實創新,增強工作實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實現學習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機制的創新,最終達到工作成效的不斷提高。要不斷總結和完善工作經驗,學會未雨綢繆,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舉措。
廖亮副校長說:張桂梅同志為了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中和學校的學生,把別人捐給她治病的錢和獎金、工資,共7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修建鄉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矩和畢生獲得的所有榮譽證書,無保留地全部交給了組織,全部保留在了縣檔案館里。她說:“是黨為她指引了一條光明的人生路,是黨為她鋪滿了鮮花盛開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為黨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張桂梅之所以為黨的教育事業、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無私奉獻,就是因為她具有祟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雖病魔纏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卻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心上
袁夢夤老師說:張老師的事跡對于像我這樣曾經在貧困山區生活過并且同樣有過在山區任教經歷的普通老師來說,真的是感同身受。
在沒有網絡的過去,山里的孩子以為整個世界就是一群無憂無慮流著鼻涕光著腳丫的野孩子和漫山遍野一年四季瘋長的野果,還有河里的魚蝦稻田里的螞蚱,吃飽了不知白天黑夜的瘋跑、背著大人干些偷雞摸狗的事……根本就不懂得為什么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都得進學堂讀書寫作業,更不懂得什么知識改變命運,唯有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于是,山區老師們比城市的老師,更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他們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還需要動員和留住每一個學齡兒童,需要苦口婆心說服家長們把孩子送進學堂。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張桂梅老師創辦華坪女高的艱辛更是不言而喻。而她,不但下定了決心,還一干就是一輩子。張桂梅老師從風花雪月的大理一路走來,辛勞一生,青春和熱血灑在邊疆貧困地區三尺講臺之上,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她是一支無意爭春的梅花,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愿張老師好人一生平安!
甘雪莉老師說:看了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跡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張老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地區,在身患重疾的情況下,還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為我們詮釋了一個教師的高尚品質,讓我深感敬佩。
我的父母曾經在農村從教二十多年,他們在沒有電、沒有水、沒有公路的地方從事著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無論條件多艱苦,從沒有半句怨言。我想,正因為有了無數張老師這樣把青春默默奉獻給農村教育事業的老師,才得以使大山的孩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看到更精彩的世界,用知識改變命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也是一個教師,我從事的是華文教育工作。我一定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在這三尺講臺上,傳承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華文化在海外發揚光大。
賴一文老師說:“他鄉的生活提純著您溫暖的善良;人生的苦難從未撼動您執著的堅強;沒有孩子,卻被幾百個孩子稱呼為媽媽;日子清苦卻總能安享另一種陽光……”這是《中國好人》對一生無兒無女的張桂梅老師的頒獎詞。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雖身患疾病,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她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了黨、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了貧困山區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仰和崇高境界,體現了出了平凡女性的不平凡。
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里,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并自己掏醫藥費?傊,只要學生們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地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并利用空余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饅頭、青菜、面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聽完張桂梅老師數次哽咽的講述,在深深的感動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我們應該學習張桂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學習張桂梅同志執著奮斗,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并無怨無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睆埞鹈吠窘韼讲蛔岉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趙子怡老師說: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為學、為人、為師,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她那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為追求學術鍥而不舍、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她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為戰勝病魔而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
李元芳老師說:敬佩張桂梅把一生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她為榜樣,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為傳承中華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國富老師說:2020年10月30日下午,我校全體教職工一起觀看“平凡女性的不平凡”張桂梅先進事跡頒獎大會,大家深受感動!叭珖冗M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華坪縣女子高中的創辦者,華坪縣孤兒院院長,張桂梅,少年喪失母親,青年喪父,中年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患重病卻始終堅持上課。。。。。這就是我對她最初的了解,或許很多人對張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這,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難道她不要命了嗎?她究竟為了什么?但是隨著宣講的不斷深入,隨著心靈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是那些貧困山區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我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張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崗位,干著不平凡的事,在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桿,生活的磨難沒有擊垮她,病魔更沒有讓她倒下,她擔負起了一個偉大母親的責任。她用赤誠的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女子的人生夢想,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無愧于“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等一身榮譽。
董玲俐老師說:張桂梅、代月嬌、劉安萍……這些平凡的女性,在教育、衛生、新聞、檢察等領域做著平凡的工作,她們講奉獻、勇擔當,身體力行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用實際行動給我們講述了“平凡女性的不平凡”,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感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課。
高羽老師說:張桂梅校長講述了自己創辦“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艱辛歷程。張老師自己出錢讓孩子讀書,一邊教書一邊找回學生,教育學生把共產主義信仰教育放在首位,要把孩子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感受到了張校長滿滿的愛心。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學生,她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學生走出大山,實現他們的夢想。還有張校長的堅持感動到了我,張校長身患多種疾病,卻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她還把她自己工資的絕大部分都拿出來用在了困難學生身上。
我們要學習張校長身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一點一滴地做出我們的貢獻。
這次集體收看,是對全體職工的一次精神洗禮,也是一次動員和鼓舞。我們相信,在新的時代,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先進人物的激勵下,我們的事業、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 |
主辦單位:昆明華文學校 地址:中國云南昆明東風東路146號??? 郵編:650041 ? 學校電話:0086-871-63371022 ICP備案號:滇ICP備20001385號-1 |